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5|回复: 12

【灌水】两位邮戳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8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4: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意间看到两位行走中国收集邮戳之人的故事
一位令我我心生感叹由衷倾佩,
一位让我挺替他的人生感到悲哀
如果元芳你恰好有空,不妨也来看看这两个不同的人所做的同一件事,说说你怎么看


76岁的重庆老人汪海澄,用微薄的退休工资
12年环游全国3圈,收集60000多枚邮戳。
12年来,他一直在路上,历经暴风雪、泥石流、车祸、殴打……被人称为当代唐僧。


43岁的佳木斯人杨彦华花845元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历时15年,用热心人士的资助和家里人的汇款
除台湾外,走完1200多个县,行程13万多公里。
用邮戳和邮票制作成200米长的五线谱,被人称为“游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8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西门 于 2012-11-27 14:45 编辑

故事一

有人将他誉为当代徐霞客:从荒漠戈壁到浩渺大海,从苦寒冻土到热带雨林,
他在中国的版图上溜达了三圈,从一头青丝到满头白发,从强壮体魄到龙钟老态,
他一直在路上;有人将他誉为当代唐僧:
因为,他经历过记不清的暴风雪、泥石流、车祸、殴打……终于取得“真经”!
“我其实只是一个超级大邮痴!”
本月19日,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收集回最后一枚邮戳后,
76岁的汪海澄带着他历时12年收集完成的超大邮戳地图,
回到渝中区大坪茶亭南路的老家。他准备申报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珠峰归来 搜盖了最后一枚邮戳。

“家乡的空气真香啊!”19日上午,汪海澄背着沉重包袱回来了。
他身体微胖,行动有些迟缓了,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一头白发,显露出沧桑与孤独……
“岁月不饶人啦!”言谈中,老汪流露出无尽的叹息。

10月10日,他只身前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我以前去过珠峰,自认没有问题,没想此行如此凶险。”
他说,刚上高原,他就感觉呼吸困难,头晕眼花,心慌意乱。
他只好走半步歇一步,好几次差点缓不过气。
凭着顽强的毅力,老汪最终赶到了大本营,
可谓用生命换得了他最后一枚邮戳——珠峰大本营邮戳。
这标志着,他12年来绘就的超大中国邮戳地图,画上了圆满句号。

记者看到,这张超大中国邮戳地图也是中国现代邮戳大全,足有40平方米,
上面的行政区域均加盖着当地的邮戳,其中大部分精确到县(区),更有一部分细到乡镇。
图上共搜盖了6万多枚邮戳,有机要、档案、国际、营业、储蓄、包裹等10大类630多种。
伴随邮戳地图的,还有老汪自制的一幅长112.2米的长卷,
上面有社会各界共计10万余人的签名留言。

12年来,老汪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
通过骑单车、步行、乘车等方式,
走了2460多个县、市,6800多个乡镇,9300多个邮政局、支局、营业所。
老汪还整理了一本集子《中国现代邮戳地图大全》,
“邮戳集历史、文化、艺术、收藏、研究等于一体。
可说,我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为中国邮政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汪海澄说这话时,没有成就感,倒像是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
他称,经他统计,他的成果中有多项打破了吉尼斯纪录。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市集邮协会会长黄介林,对老汪的评价。

65岁开始走全国 “是不是疯了?”
老汪的“疯狂”,得从12年前说起。
他193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搬运工,一家人生活艰苦。
解放初,他就喜欢上集邮。集邮需要钱,
而身为穷小子的他,只能收集别人不愿要的盖印小票之类。
其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真资格的邮友。
然而,即便他长大成人,在沙坪坝汽车修理制造厂当了一名技术员,
家里拮据的经济也不允许他花费高额资金集邮。
为此,集邮成了老汪一生最大的心病。
1995年,退休在家的他突发奇想:集不到好的邮票,
不妨骑自行车到全国集邮戳,这样既节约费用,又满足了集邮心愿。
“你是不是疯了?”家人对此简直不敢相信:
一个65岁的老人不在家安享晚年,竟去走全国,身体吃得消吗?
倔强的老汪未顾及家人的担忧,
一意孤行地背起行囊,开始了漫漫征程,并将第一站选在武汉。

第一站就碰了壁 “我们的邮戳不能单独盖在白纸上。”
渴了,他就喝山泉;困了,他就睡路边;饿了,他就吃路边小食店……
历时半个多月,年过六旬的汪海澄终于到了武汉。
当他兴冲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找邮政营业员盖邮戳时,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按规定,我们的邮戳必须注销邮票,不能单独盖在白纸上。”
营业员的话,让老汪无奈。他费尽口舌,
“我不惜年迈之躯,历经千辛万苦赶来,你竟然不给盖?
况且,这一行动本身就是给邮政作免费宣传。”
对方却不为所动。一时,人生地不熟的他陷入困境。
这时,老汪的事被当地一家媒体记者得知,并迅速报道了。
最终,因为媒体的介入,邮政营业员给他盖上了邮戳。
老汪明白了媒体的力量——他走一地,就请媒体报道,盖邮戳也顺利多了,
但仍有个别邮局不买账。
一次,他到一个邮政营业所盖邮戳,对方竟要收他5元盖戳费。
老汪当时的退休金只有百多元,连路上的食宿费也不够。
他只好百般求情,但最终还是掏了5元钱。

还有一次,老汪内急,为节约5角钱如厕费,
他憋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邮政局,
他想借用一下厕所。当他刚冲到厕所门口,
一位守门老头将他拦下并锁上门:“厕所不对外!”
好说歹说说不通,老汪最后憋得面红耳赤找到局长,
局长终于“开恩”……

艰难的行程 暴风雪、泥石流、冰雹、台风、酷寒、高温、高海拔……对老汪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2000年,老汪“云游”到海南农村,
他把白布制成的“万人签名迎澳门回归”的百米长卷拿出来,让人签名,
被三位青年人看见。三青年尾随他来到一片甘蔗地,突然冲上来,一把抓住他衣领,
恶声呵斥:“疯老头,这么好的布,拿来写字,不如给我当被单!”
眼见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老汪死死抓住长卷。
对方盛怒之下,一掌将他推倒,一顿拳打脚踢……双拳不敌数手,
加之年老体衰,长卷不但最终被抢,还遭一顿暴打。

后来,老汪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方追回被抢长卷。
但是,让老汪记忆深刻的还是那几次险些要了他命的天灾。
1995年,老汪骑车翻越太行山,突遇山洪暴发。洪水眨眼就将他连人带车卷入洪峰。
“我当时两眼一黑,人就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慢慢醒来——已身在一农家。
原来,他被这家主人捞起。
后来,老汪在这农家足足休养了半月,才恢复健康,重新上路。
同年,他骑车穿越祁连山。时值初春,山上的冰雪未全融化,道路十分湿滑。
老汪小心骑车下山,岂料在一个转弯处,突遇一辆大货车迎面驶来。
他被连人带车冲出马路,摔下约50米高的陡坡,当即昏迷。
幸亏被修路工救起,他5天才康复,至今右眼角还留有伤疤。
骑车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让老汪永生难忘。
“沙漠的气温高达70多摄氏度——鸡蛋埋入沙子,很快就能吃。
我生在重庆,对热有一定免疫力。但沙漠的热超乎想象,
仿佛人将被煮熟一般。”汗水整天不干,他一天喝了24瓶矿泉水,最终成功走出了沙漠。
相比之下,暴风雪、泥石流、冰雹、台风、酷寒、高温、高海拔……
对老汪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现在,老汪准备申请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其中包括:40平方米的中国邮戳地图、
一本《中国现代邮戳地图大全》的集子、一百多米长的十万人签名留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8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4: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西门 于 2012-11-27 14:46 编辑

故事二

1986年至1990年在黑龙江消防总队当兵时的杨彦华,
就喜欢看一些探险方面的书刊,
萌生过有朝一日也试试的朦胧想法。

后来复员到黑龙江省佳木斯煤矿机械厂当车工,企业不景气,
在部队学过驾驶的他受雇开出租车。
日子过得平静、稳定,但不甘寂寞的杨彦华总感到生活中缺少点什么,
当兵时萌生过的想法不时冒出来,何不出去转转,
这时开始想骑自行车在全国跑一圈。

此事与妻子、亲属一商量,竟没一个人同意,
“生活稍好一点,瞎折腾啥”,
所有亲朋好友都这态度。他不顾家人的劝阻,与单位办了停薪留职,
也没跟家打招呼,就悄悄骑车离开了家。
这一天是1995年4月12日。
此时他确定的路线是沿国界走一圈,那就从东开始吧。
1995年4月15日杨彦华从经纬度最东边的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的“英雄东方第一哨”出发,
当时抚远县的电视台还专为他拍了专题片。
从抚远沿边境走,经黑河、漠河,进入内蒙,他就改主意了,
以前好像有人沿边境走过,我要走就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这时一个宠大的计划在他心里成形了:走遍全国每一个县。

从内蒙的通辽进吉林、辽宁,他沿着国道周边的县试探性地走,
1996年春第一次到达北京。为赶上全国残运会,
1996年5月他又折回大连。在大连当他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时,
妻子在电话里,给他两种选择:一是继续走下去,一是回家踏踏实实过日子。
陷入矛盾的他,这时才认真琢磨自己的行为,
既不挣钱养家,又长年不着家,这对于想过正常家庭生活的妻子来说太不公平;
可这时走遍全国的初衷不再简单是圆一个梦,已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的全部。
1996年6月杨彦华回家,办了离婚手续,
妻子把结婚5年来两人积攒的一万多元钱都留给了他。
同年7月,不顾亲属们的劝阻,他再次单骑踏征程。

为庆祝香港回归,他决定先跑完全国的省会,
从东北南下上海,再横跨中原西出阳关,
1996年11月第一次到达新疆,由于下大雪,无法继续向前,
只到了哈密、巴里坤又出疆南下,也是由于气候的原因,
在1997年7月1日还差西藏没去,这样跑遍全国省会庆回归的计划流产。
这时他才安下心来在西南几个省挨着县走,每个县都走到的省市
有云南、青海、四川、重庆、贵州。西藏只差墨脱县没去,
2000年8月他从西藏阿里地区翻越红旗达坂进入新疆。

到目前为止,杨彦华已到过除台湾外的每一个省,走完1200多个县,
行程13万多公里。他的普通赛车只有梁架和车把是原装,
其它都是多次换装的组件,钢圈已换了3副,车外带2个月换一条,里带半年换一次。

暑往寒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天天以平均10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进,饿了啃口馒头就咸菜,
晚上找几元钱最便宜的旅店或睡在用塑料布和棍子撑起来的自制“帐篷”里。
无论高山还是盆地、大河或是小溪,也不管公路还是乡间小道,
一个匆匆独行者就这样以自行车相伴,生活了5年。

6月29日见到他时,他推着那辆旧赛车,货架上驮着自己缝制的三个大包,他的全部家当。
长年的风吹日晒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加上蓄发留须,难怪经常旅行的人一见到他就说:“又是一个跑全国的”。
身穿的旧T恤衫划出了口子,牛仔裤磨出了毛边,
脚上的球鞋渗着汗渍,从这身“行头”就可看出经济的拮据和旅途的艰难。
如此抛家舍业、云游四海到底图的啥,凡认识杨彦华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开始杨彦华也可能说不清楚。
从最初到外地走走,到以邮票邮戳组成图案走遍全国每个县,
到梦想创吉尼斯纪录,骑车走的过程促使杨彦华的认识不断升华。

当初离家,为了给走过的地方留下印记,所到之处,他都要到邮局在一个本子上打上邮戳。
当他1996年3月到北京打邮戳时,偶遇北京集邮总公司的邮票设计师李印清,
他对杨单骑走全国的举动表示支持,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看邮票,
并对他说光打邮戳意义不大,还不如把邮票和邮戳结合起来;
同时建议他,找一种什么方式作为活动的见证。

杨彦华受到启发,但又不知什么办法好,天天苦思冥想。
得知1996年5月将在大连举行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给了他灵感,
他决定在骑车赶往大连途中,在一幅长卷上,
用邮票和邮戳组成“祝贺第四届残运会圆满成功”字样,展示在残运会上。
当他按时赶到大连,把长卷展示在运动会上时,得到极大的赞赏,
各地体委负责同志纷纷给他签字,大会组委会的领导在长卷上签字:
“感谢你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
这对杨彦华是很大的鼓舞,也使他找到一种特殊的单车走全国的主题活动方式。

从此,在几年的神州万里行中,
他用邮票和邮戳在40—50米长、0.8米宽的硬白纸长卷做完了
《体育运动项目》卡通、《国歌》、《黄河船夫曲》五线谱,《黄河颂》五线谱才完成一半,
在接受采访时已向记者展示。截止到目前,已做完的长卷加起来有200多米。

在与杨彦华的交谈中,记者从职业的角度与他探讨,
作为记者,我羡慕他的经历,但这种行为方式,我们不可能为之;
建议他每到一地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当走完全国每一个县,
初步完成自己的宏愿需停下歇息时,得到的不仅是邮票邮戳的吉尼斯纪录,
而是一笔宝贵的原始资料,整理出来就是对人们有益的精神财富。
他欣然同意并表示会考虑的。

“父母在,不远游”是古训。
“守家过安稳日子”同样是今天普通老百姓的正常心态。
尽管许多人对杨彦华的行为不理解,但崇尚勇敢、敬佩不畏艰险,
仍使许多不相识的人在杨彦华的旅途中,给予他很多理解、帮助和支持。

他忘不了1997年在甘肃张家川一个贫困的小镇,
一位赶集的回族老汉得知他的情况后,将口袋里仅有的2元钱硬塞进他的兜里。

在四川甘孜,一个名叫郑虎康的监狱长偶然遇到正准备离开的杨彦华,
说啥也要留他再住一天。晚上郑为他摆宴接风,
两人谈了大半夜,鼓励他一定要坚持到底,必须走成功,
每月要来一次电话联系,有困难一定要跟他讲。杨彦华心里热乎乎的。

1998年在湖北姊归县,杨彦华到邮局盖完邮戳(首日封纪念戳),
邮局要收费,杨同邮局协商,自己经济情况不好,能不能不收费,邮局不同意,
杨彦华年青气盛,急着说,那你把戳印擦掉吧,邮局果真在卡完戳的白布上涂擦戳印,
使快盖满邮戳的白布中出现一条明显黑道道。
他很生气地坐在路边上,地上摆着印着印戳的白布,
这时走过一个人来安慰说,出门在外什么事都会遇到,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你用不着生气,
白布中出现的黑道道,你也不用擦去,它也是一种纪录,你不妨在旁边注明。
说完又留下200元钱,意思是买几件换季的衣服吧。
这时有人问杨彦华:“你知道他是谁吗”?
“不知道”,“他是作家赵渝,他们来拍‘大三峡’”。
杨彦华不仅吃惊而且十分感动。

1999年进藏时,在浪卡子县,遇到北京作家曾哲,
他看到杨彦华吃馒头就咸菜,又听到他的坎坷经历,
就说到日喀则时把他放在那的帐篷、睡袋、药品以及旅行用品都给杨彦华,
临别时又资助了他1000元。
这使杨彦华受到极大鼓舞,到日喀则时他果真拿到了这些旅行用品。

在白朗县,有两个藏族小伙子知道了他的壮举,就在邮局门口等他,
见到他时,马上拿出准备好的青稞酒,唱着歌为他敬酒。
他喝了一杯酒后,就进邮局买邮票卡邮戳,等办完事一出门,
杨彦华突然跌倒,不省人事。
后来才知道,就是这两个小伙子找车把他拉到医院,又跑到院长家找来院长,
直到院长亲自诊断,他是因高原反应、加上疲劳过渡造成的虚脱,没有大事,
打点滴葡萄糖就行了。安顿杨彦华,他们才走。这件事杨彦华一辈子都忘不了。

到新疆以后,西部人更是用宽阔的胸怀热情地拥抱他。
在路上偶遇新疆准东石油基地的冯书记,他当即拿出500元表示支持。
乌鲁木齐电视台文艺部的同志们不仅为他拍专题片,大家还为他捐衣捐物,凑了400元钱。
新疆音乐台还为他做了专访直播节目。

最使杨彦华感动的是,家里永远都是他的港湾。
尽管他的家人从一开始甚至现在都没有一个人同意他外出旅行,
可当他奔走他乡、流连异地时,
上至年迈的老父亲,下到7个兄弟姐妹,无一不把他挂在心上,
只要他经济上“断顿儿”了,打个电话,在下一站地的邮局,
他准能收到接济的钱。每到这时,他都感到有一种愧疚。

在离家这5年里,尽管省吃俭用,他还是花掉近6万元,
这里有他妻子留下的1万多元、家里凑的2万多元,
在途中不断得到资助近3万元。所有这些都为他坚持骑下去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他想把已做完的一部分长卷拍卖,
所得资金用做继续骑下去的经费,再用5年的时间把全国余下没去的县全部跑完。

7月4日,就在记者要完稿时,接到他的电话,
他已向吐鲁番进发,把新疆仅剩下的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跑完,
然后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他还要单骑走许多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3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4: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皂片~ 求皂片~ 真执着啊,为了几枚小小的邮戳。乐在其中,很不错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3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4: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饿。。。他一天背着24瓶矿泉水?还是能找到水~

前几天印度人非跟我说干燥的地方热也不出汗,说他们在印度就不出汗,我说我家也挺干燥的,但是出汗啊,怎么可能不出汗。我本来一出汗少的人,他们说,哦~ 那你真爱出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8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4: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佩琪年年十八岁 发表于 2012-11-27 14:46
饿。。。他一天背着24瓶矿泉水?还是能找到水~

前几天印度人非跟我说干燥的地方热也不出汗,说他们在印度 ...

干燥的地方很少出脚汗倒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3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4: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没有邮戳的照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666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4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5: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观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8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8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琪年年十八岁 发表于 2012-11-27 14:52
不是没有邮戳的照片吧?

有啊~百度下都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21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1-27 15: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为他的举动感动,但也在想,他没有家人?如果他是我的家人,我怎么办?算了吧。看过笑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5-11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