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7|回复: 23

八闽沿海记(4)鼓浪屿放纵恣意的慵懒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1-28 18: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鼓浪屿是个处处散发着灵性、气质、温馨而又略带小资情调的小岛。 这里的咖啡旅馆,虽没有璀璨奢华的装饰,没有过于冲击的色彩,但是有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商店和特色小吃店,到处可以看见手拿单反的文艺青年。

        厦门市区有二十几条公交线路都能到轮渡站,下车就是去鼓浪屿的码头了。先看看对面的厦门第一邮局,已经沦落为邮政,电信及移动的收款基地了。



        船票8元,用e通卡的话,来回都要刷一下。上了船先看对面,天气不太好。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船舱二楼得加一块钱,这钱收得很坑爹,因为上面视野并不怎么样,可是还是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游客上去了,大多是花一块钱买个位子坐坐吧。



        大约十分钟以后就靠岸了,元旦期间人流如织。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又叫“圆洲仔”,最初只是一个半渔半耕的村落。元朝末年,才有李代家庭逐步上岛开发。因海滩上有一块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并在明朝正式命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头看看厦门市区。



        旅菲华侨黄赐敏1924年买下金瓜搂作为住宅。该楼是一座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装修的别墅洋楼,全部梁柱、檐楣、板角都饰有花卉、禽鸟、植物浮雕。既有罗马建筑的因素,又有罗可可建筑的美感。黄赐敏有8个儿子、2个女儿。他的部分眷属1947年赴菲律宾定居,金瓜楼由房地产部门代管后,住进了四五户人家。1980年,黄赐敏的三媳妇从菲律宾回来想要办理产权手续,但是诸多家事尚待处理,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结果。黄的儿孙遍布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颇为兴旺,真可谓“瓜络绵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狗一到了岛上,也懒得不想走路了,厦门的生活节奏就是这样随意而又懒散。



        美国归正会的新街堂、竹树堂以及英国长老会的厦港堂3个礼拜堂住在鼓浪屿的信徒,于1934年联合筹建三一堂。这个名字表明它是三个堂会合一的产物,也符合三位一体的教义。这砖石结构的教堂是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西式教堂。平面布局为正十字形,四个方向的立面基本一致。在教堂的中心,正十字相交的屋脊之上另开了一个采光穹顶。不过别看外表如此光鲜,内部装饰已经找不到任何宗教的痕迹,像某联欢晚会的彩排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在厦门订立《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制订出许多约束性的“律例”条款,违犯者交由公审会堂审理。公审会堂的建筑很有意思,左右两组相同的建筑被一道墙隔开,左右颜色不同。先看看左侧。



        公审会堂右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文庆别墅依地形高低而建,造型别致,周边环境优雅,基础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地下设隔潮层。主房向阳,房外为前厅的屋顶平台,看得见厦门虎头山、鸿山。建筑室内厅堂拼木地板,温馨宁静。右侧宽廊宽敞附于主楼,中厅不设宽敞堂面,直接过中厅入内室。建筑外墙立面变化丰富,参差交替,窗形,窗棂各显风采,女儿墙颇具风度,增添建筑美感。

       林文庆,海澄人,清同治八年生于新加坡,1892年获医科硕士,1912年任大总统孙中山机要秘书,1916年任外交部顾问,1921年应陈嘉庚之邀出任厦门大学校长。



        亦足山庄为越南华侨许涧20世纪20年代所建。门楼宽大,廊柱高耸,有极具巴洛克风格的雕塑壁照及雕饰精巧细腻的石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厦门第一个建筑工会会长,许春草于1933年亲自设计了临崖而筑的春草堂主房设在二楼,两厢为居室,中间为客厅,四房夹两厅,客厅外为宽廊。此楼选址独具匠心,视角幅度宽广,可以推窗看海观霞。春草堂选用闽南特有的花岗岩作墙基、墙柱和廊柱,特别是有意保留着花岗岩的荒面,加以清水红砖勾缝,一眼望去,既有自然粗犷厚实的感觉,又有闽南建筑的天然色彩美。


        观彩楼建于1931年,最初荷兰工程师设计的别墅,后为上海固齿龄牙膏厂的老板陈四民所有,如今陈氏后人已不居于此,这幢别墅就一直空置下来了。观彩楼外观形似花轿,有人称其为“新娘轿子”,观彩楼的主体和装饰,受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古影响,又有许多现代建筑手法。别致的屋顶,为背弧形,由棱线分割,既是外墙又是女儿墙,凸拱窗镶嵌其间,立体感特强,装饰效果特好,颇有北欧风格。很多本岛人叫它为“棺材楼”,因为觉得两者外形相像,还有就是谐音了,棺材楼的说法非贬而是褒哦,因为是取升官发财之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观彩楼前看到的景象。



        番婆楼是原籍晋江的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许经权在菲律宾经商致富后,想把母亲接到菲律宾孝敬供养,要让母亲过好日子。可是,许母过惯了闽南生活,不习惯菲律宾的水土,又失去了操着闽南话的乡亲,住不上几个月就闹着要回晋江老家。许经权颇感左右为难:不把母亲送回来吧,母亲整天吵着要回家;把母亲送回家,又不足以表达对母亲的孝敬。于是,他到鼓浪屿购地建房,供养母亲,以尽人子之孝。

        他先买下一幢旧式别墅,将母亲安顿下来,接着在其东侧又建一座大别墅,并在后面建了一座附楼,供佣人们居住。又在别墅 前院建一座戏台,经常请来戏班子,为其母演唱,许母则坐在别墅里任意点戏,逍遥自在。许母的其他儿女看到许经权如此孝敬老母亲,也急急地跟着学,争相给母亲买来新衣,添置手饰。许母平常出门一身珠光宝气,俨然一个南洋富婆。街坊邻居称其为“番婆”,她住的这幢别墅自然就叫成“番婆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林别墅1926年建成,样式为西洋式,正面中间为宽廊,廊柱饰有粗线条剁斧凹槽,柱头为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艺术柱式,飞檐下的挑脚和钩栏的纹饰以及当门的楼梯,具中国传统风格,门窗和百叶为西欧式样,由红木制成:样式精致。现为郑成功纪念馆。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岛方向,这几天空气真差。



        1869年,丹麦王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但没有派驻领事,却派来了大北公司代理,领事一职则由法国领事监理。1871至1930年,大北公司垄断经营厦门的电报业务,在华经营中国电信业务长达60年之久。大北公司旧址现在是鼓浪屿干部疗养院。当然普通游客也是可以入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7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