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0|回复: 25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2-20 14: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峥嵘岁月(1850~1949)
一、家庭的由来


    我拥有一个非常奇怪、非常少见的姓氏——中国的“国”。从小到大,几乎每次向别人报上姓名时,人们都向我发出这种疑问——“姓国?还有这个姓?少数民族吧?”偶尔,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热心人在抄写我的姓名时帮我改正成姓“周”、“匡”。在中考时,填写准考证人就把我弄成了姓“周”的,害得我解释了好半天,班主任老师又来做证,人家这才让我进考场。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我们家的祖籍是山东省兖州一带。大约在清朝顺治年间,我的祖先们举起了“反清复明”大旗,随即被清政府镇压,全家上百口人被株连处死。唯一漏网的,是一位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当清军去抄家时,家里的一对仆人夫妇谎称这是他们的孩子,于是性命得以保全。为了防止以后有人告密危及孩子的性命,那一对忠义的仆人夫妻,用扁担挑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步行百里,一路上千辛万苦、风餐露宿从兖州老家亡命到了河南省确山县,并悉心照料这个孩子直至他长大成人。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将那位仆人拜为“义父”,进了“国”家族谱,被当作祖先一样供后人祭拜。这位祖先和那位仆人的坟墓,至今还在确山。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14: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这个家族在确山县已经发展成两个紧挨着的小小村落:王岗和国楼,二者相距不足一华里,如今已经并成了一个村庄了。我的高祖父本是一个读书人,因为不满于满清的腐败统治,和他的弟兄国保善、国乃功一起于清咸丰年间参加了捻军起义,转战于山东、河南、陕西等省。据一九六○年出版的《确山县志·咸丰、同治年间乡团死亡姓名》一节中的记载:“严明选,五十九岁……于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三日,在驻马店与捻军国保善部作战,被杀……张义和,四十七岁……咸丰十年五月二十日,在大石桥与捻军国乃功部作战,被杀……史占魁,三十二岁……同治元年正月十六日,在吴寨河与捻军国保善作战,被杀。”——这就是我的祖先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淡淡痕迹。相同的痕迹也许在他们所转战过的许多地方中还有,可惜我无法一一考证了。

    捻军的起义具有很强的流寇性质,几十万人马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平原上奔驰,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同时,这种旧式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吸引人的纲领,也是难以长期得到人民的支持的。因此,在清政府的绞杀下,捻军起义最终归于失败。同治四年(「注」1865年),高祖父和他的族兄国保善一同兵败被俘,随后被杀,同时王岗、国楼二村全体姓“国”的族人,全部被列为罪族,直系不得进仕考取功名。

    我的曾祖父一生平平度过,并没有做出什么大业绩来。年轻时,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务农。曾祖父有着异常的求知欲,读书非常刻苦,但因自己是“罪族”,无法考取功名,后来在村子里做了一名私塾先生。这样,这个一直叛逆的家庭又成为封建社会的“楷模”——耕读之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0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9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2-20 14: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有一个村就叫:国家庄,全部都姓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2-20 15: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40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3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2-20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96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8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2-20 16: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作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9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2-20 17: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2-20 18:2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版块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0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2-20 1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不过我的姓是个谐音: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废除科举


    我的祖父名仲颖,字异公,约出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了祖父这一代,朝廷不准进仕的诫令就解除了,于是曾祖父就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我的祖父身上,对祖父要求异常严格:作为私塾先生,假如别的学生功课不好,曾祖父就会用抓起他的手,用铁戒尺打上几下;假如是祖父功课不好,则将祖父的手按在桌子上,狠狠地打。

    就这样,祖父在曾祖父的严厉管教下自幼寒窗苦读,异常勤奋自觉。祖父晚上学习时因怕自己睡着了,就拿一把锥子放在身边,一旦犯困,就用锥子自己扎自己的大腿一下,于是马上又警醒过来,继续读书。就这样,祖父学得满腹经纶,又练出一手好书法,不到二十岁就中了拔贡。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金榜题名之时,一九○五年,朝廷发布了一道上谕:“从丙年(「注」即一九○六年)起,所有宫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这件事,史称“光绪废科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7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