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54|回复: 43

福建漳州平和县 不仅也有土楼 还有个 桥上书屋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4-25 12: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邱雪桂 于 2013-4-30 14:52 编辑


                                      在桥上书屋落座 很美
                                           

                                                         在桥上书屋落座
                                                                                 ------游惠艺
                                                                                                           发表在当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邱雪桂 转)

         你是那画龙点睛的一笔,一条千年颓墙上的巨龙就腾空而起。
  下石村,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小村庄之间一条浅浅的、深深的小溪。它是清浅的,一湾活泼泼的细流,翻越着洁白的浪花,哗啦啦地向前,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顽皮村童在嬉戏追逐;像那首曲子:“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过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它是深深的,小溪更像一条沟渠,从山涧冲泻而出,窄窄的溪流,高高的两岸,沿岸两三米高,有悬崖,有绝壁,有杂木丛生。深深窄窄的小溪,隔开两岸,隔出人心的一条鸿沟——几百年来,小溪的一边住着姓石的村落,村落家家相望,户户相连,围成圆形的高高的土楼,土楼是他们家族团结一心的象征,是他们共同抵御外敌的坚实堡垒;小溪的另一边住着姓林的人家,一样恢宏的圆形土楼,一样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家族。从清乾隆年间起,姓石的人家,出了一个不凡的举人,村人拥护他;姓林的人家出了一个不简单的提督,村人抬举他。两姓家族彼此不服,相互仇视,村落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土楼上的窗户扇扇洞开,年轻的男孩隐隐约约能眺望到百米开外对楼的女孩梳妆的倩影。姓林人家上山砍柴唱起了甜美的山歌,歌声萦绕在姓石的上山砍柴人家的耳边;姓石人家在田地里耕作,嬉笑打骂的声音映照姓林人家的心田。姓林人家的孩子,在打谷场嬉戏的欢声笑语,滋润了姓石土楼人家孤苦的老人枯干的眼圈。姓林的妇人家在上游里洗衣,不小心漂走的捣衣砧会飘在几米开外的下游姓石的挑水浇菜的大伯身边;姓石的下游洗衣的姑娘,会瞥见上游耕作后在溪边搓脚洗手的姓林后生的侧影……他们从不说话,然而彼此熟悉,心照不宣。
  是什么时候起,土楼这边的一户人家的女儿,偷偷与那边土楼人家的后生,在枫树下在月色模糊的夜里约会?是什么时候他们山盟海誓,立下毒誓要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是什么时候起他们有了爱的种子?是什么时候他们的约会被族人发觉,父母及族人以族法伺候,要他们断了来往?暴力无法让年轻人妥协,眼泪、谩骂、取笑、循循善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动摇爱情的信念,年轻的姑娘与后生情愿选择死也要生活在一起。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谁愿意让一对活生生的后生姑娘断送生命呢?谁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呢?两边土楼的族人最终选择了妥协,让这对历经磨难的年轻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姓石的后生落户到姓林姑娘家。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悄悄地,他们之间有了一线往来,姓林的族人可以趟过小溪去,到姓石的土楼边的水井挑那甘甜的井水……尽管如此,他们彼此遇见,照样还是那般默默无言,百年的鸿沟不是一对年轻人的心所能填平的。
  历史的风从来没有漏过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民国时期、解放以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风从小村庄上空一阵阵刮过,刮起人心的一场场波澜。改革的春风让小村庄的人们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看遍人情世故的村人们不再拘泥于小村落两姓的争斗。看遍世事的人们,心里早已容得下村庄里任何一户人家,只不过,缺少沟通与往来的两姓人家,还是很少聚在一起,他们习惯于走不同的道路,演绎不同的现存习俗。这个村庄演戏,那边村庄的人家没有出钱不一定来看;那个村庄的人家秋至做糯米糕,这个村庄的冬至搓汤圆,百米不同风,隔溪不同俗。
  城市的风比乡村的风来得更温暖些,富裕起来的村民渐渐走出土楼,有能耐的在城里买房买车,普通的人家也走出土楼,修起一座座红墙绿瓦的小洋房,迁出土楼的人家一户又一户,留在土楼里的人影依稀……夕阳唱着古老的歌谣,土楼、田园、小溪、炊烟、倚靠的青山,土楼成了让人眷恋而渐渐走向没落,即将成为历史的旧家园。
  2008年7月的一天,一个爱乡的清华学生带着自己的老师怀揣着梦想走遍故乡的山山水水。欢唱的小溪,诗一般的田园,如画的青山,氧吧一般的空气,奇迹般的土楼,夕阳下垂暮的身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鸟鸣鸡叫狗吠,下石村的美丽与苍凉打动了师生,学生娓娓道来的乡村古老的故事激发了老师的灵感,一个坚定的计划、一个不容动摇的信念在默契的师生中共同树起。
  他们四处奔走,筹得善款65万元,在之后的整整半年里,学生把一颗心安在下石村,踏踏实实地修建他们心中的美好蓝图。2009年8月,桥上书屋修建完工,修起了一个奇特的建筑,修起一个世代结怨的两姓村落的心的桥梁。它是一个学校、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游戏场,打开又可以是一个舞台,同时又是一个兼实用与浪漫并存的桥,整个布局就像一个大玩具。它通风、遮阳、避雨、保温,聚智慧、乐趣、诗意于一身。
  桥上书屋美轮美奂,与山水和谐,如一座鹊桥连接两岸人家,连接起两岸的人心。桥上书屋吸引着孩子、老人、远行的游子、外乡的旅人,他们在那里学习、嬉戏、纳凉、观光、交流、举行各种活动,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在桥上书屋席地而坐,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村庄,眼皮底下的芦苇、蒿草,窗棂里挤进来的清风、阳光,哗啦啦的流水,摇曳的龙眼树梢,恍然间,你就回到了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案前摆一本书籍,你就情不自禁地诵起了“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恍惚间,子贡、颜回便坐在你的身边。在桥上书屋落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世俗的风尘,城市的繁杂离你特别遥远……
  桥上书屋,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历史,改变了人心,改变了尘俗的偏见。桥上书屋,见证了知识非同寻常的力量。。。

                                                                                            邱雪桂  于2013年4月24日转到沙发客



备注:              2010年获阿迦汗建筑奖 (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
                         阿迦汗建筑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奖之一,每三年颁发一次。
             2012年6月获世界级荣誉,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8大环保建筑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7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4-25 16: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看到一些图片就更好了.喜欢这样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建议,中午没编辑好,就发表,新手还不怎么熟悉,作者发表在当地报纸上的,在平和县;之前去过,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6: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13-4-25 16:33
如果能看到一些图片就更好了.喜欢这样的文字.

谢谢您提的建议,我找不到重新编辑再哪里?麻烦您告诉我下可以吗?我好编辑下,再上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7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4-25 18: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邱雪桂 发表于 2013-4-25 16:47
谢谢您提的建议,我找不到重新编辑再哪里?麻烦您告诉我下可以吗?我好编辑下,再上传图片。

在帖子的底部有"编辑""回复"字样.点"编辑"即可重新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724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4-25 1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有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2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13-4-25 18:43
在帖子的底部有"编辑""回复"字样.点"编辑"即可重新编辑.

谢谢您,找到了,有编辑,还是有点需要改正,还望指教。图片也上传几张,网友去那边玩的照片,夜景更安静,更自然,更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2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玖蘭枢 发表于 2013-4-25 18:45
有图有真相

图片已上传,网上也是可以了解些的,欢迎来福建参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7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4-25 2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i喜欢土楼.看过<围屋里的女人>这部电视剧,好像就是在福建拍的.福建也有那样的围屋吧?围屋,贞节牌坊,时代的印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54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54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13-4-25 22:17
很i喜欢土楼.看过这部电视剧,好像就是在福建拍的.福建也有那样的围屋吧?围屋,贞节牌坊,时代的印记.

那部电视剧我到没看过,《野鸭子》电视剧,电影《云水谣》有在我们那边取景,土楼福建山区很多的;如今一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牌坊也是挺多类的,包含“贞节牌坊”,历史上有固有的名称,我不怎么了解,历史时代的印记,也是需要现代人的有心爱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3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