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8|回复: 0

稻田里捉泥鳅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85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5-18 23: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出家门不到百步,就是千亩大畈,一望无际,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春天碧波荡漾,秋天金浪翻滚,在这波浪之下生长着无数的泥鳅。泥鳅,被誉为“水中的人参”,是我小时候饭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味佳肴,而捉泥鳅便是我的拿手好戏。
泥鳅一年四季均可捉,捉泥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乐无穷。
捡泥鳅,是最为省心省力的。春天的田畈,又肥又嫩的紫云英,撑开了千万把小花伞,像碧空里的繁星点点。这时节,孩子们就盼着收割紫云英,盼着水牛耕田,盼着跟在牛屁股后捡泥鳅了。余寿大叔是生产队的耕田师傅,五六岁的我,提着一只小竹篓,光着脚丫,像是大叔的一根小尾巴,紧随其后。铁犁翻耕过的泥土,像波浪倒向一边,泥鳅仿佛在睡梦中惊醒一般,舒展着懒腰。我眼快手疾,一弯腰,一伸手,一条泥鳅便束手就擒。就这样,一上午能捡四五十条之多。记得有一次,我去得晚了些,没捡多少泥鳅;而清明节前后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眼看就要落雨了。大叔解开围兜,抓给我一二十条,我欢天喜地地跑回了家。此事过去了三十多年,如在昨日。
捞泥鳅一般在炎炎夏日烈火当头的正午。工具很简单,只要一把普通的捞米饭用的笊篱,铁的,竹的,都行。大畈上,晚稻栽插不久,田水似清未清。在有水流的田埂边,往往会冲出一个小坑来,坑内聚集着一滩的泥鳅,随便一捞,捞上三四条活蹦乱跳的泥鳅。有时短短的一二个钟头,便能捞五六来斤。虽然浑身汗水湿透,胳膊也晒得通红,甚至掉一层皮,但因为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小伙伴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白天捞不够,晚上还会挑灯夜战呢。我们三三两两,一人提着自制的煤油灯,一人手握鱼剪,一人腰上系一只鱼篓,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大畈挺进——夹泥鳅去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秋风一起,晚稻收割后,就是挖泥鳅的大好时节了。这可是我的强项,能不好好露一手,好好表现一番吗?挖泥鳅最为理想的去处,是不软不硬的水稻田。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得寻到泥鳅洞。你得猫着腰,睁大眼,仔细地搜索地面上的小洞。接着,用手指往下一探,一扳,露出湿滑的洞壁,心中就知道有了。再挖几下,便听到泥鳅“吱吱吱”的叫声,嘿嘿,你还往哪跑?有时,一个洞内会生活着两条泥鳅,我们都说这是一对夫妻呢。再有时,会挖到大家伙——黄鳝,这是一项“大工程”了。我往往会呼朋引伴地喊来帮手,大家围成一圈,一边用劲地开挖,一边叽哩呱啦地兴奋争论,这家伙到底有多长多大。“看到啦,看到啦,足足有半斤多重!”哇噻,在伙伴们羡慕的眼神中,我志得意满,凯旋而归。
翻泥鳅是最为经常的事。大畈上沟渠遍布,看准一处,截断两头,排干水,泥鳅们就夺路而逃了。翻泥鳅,绝对是一种本领。泥巴稀烂烂的,你得不紧不慢地一手一手往前翻,还要翻到底部;泥鳅可精灵着,手刚一碰,它就滋溜地逃了。这时,眼明手快还不够,还得有手艺,可这手艺真是道不清说不明,神奇着呢。有的小伙伴,可怜巴巴的,折腾了大半天,捉不到几条,他自己倒成了一条大黑鱼。而最厉害的,要数志勇了。他是全村响当当的捉鱼高手,看他翻泥鳅,动作麻利,手到擒来,他的手似乎就是一块磁铁,把泥鳅一条条地吸出来……
好多年没捉过泥鳅了,捉泥鳅的快乐也无福受用。
再看看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我的心啊,无法悲哀。周国平说:“当我看见孩子们不再玩沙和泥土,而是玩电子游戏机,不再知道白雪公主,而是津津乐道卡通片里的机器人的时候,我心中明白一个真正可怕的过程在地球上悄悄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6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