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桦/文 才走了一个省,就有好多人问我旅行的目的、意义,我曾经很热情地一一回答,也曾因烦躁而拒绝答复。空闲下来,仔细思考,又有了些许想法。 你问我旅行的目的,我确实没想过;问我旅行的意义,我只是觉得旅行让我很快乐,也很疲惫。至于说想要通过一次旅行或者出走,就明白一条真理或者得到一些启迪,我觉得没必要刻意追求。 有些人觉得我的无规划旅行太随意,没有意义,于是建议我打着“环保、公益”等旗号出行。我心里很明白这是人家的好意,但我终究还是当成驴肝肺了。也曾见过许多游者追求低碳出行,他们的方式让我羡慕、向往,他们也是在挑战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如果仅仅靠出行方式倡导低碳,我倒觉得不如不出门,在家植树造林来得实在。我明白这其中不光是个人旅行的志趣,还包含着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比如我们2010年组织大学生骑车去上海,媒体就给安了个“低碳出行、宣传世博会、宣传徐州伏羊节文化”的高帽。所以这里我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批评或者指责谁的意思。因为,我们一开始怪罪或批评他人,就表示我们无法看清真相了。 我一开始就没有制定规划,就想漫无目的地走,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地点,随心所欲地走。因为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路上的事,谁都说不准。我只能过好今天,细致却又有些匆匆地享受旅程——我很害怕在一个地方待得太安逸了,这会让我没有信心再次出发。 江苏省走了一半的时候,就不断有人给我讲旅行中的社会责任。说我们不应当简单的为自己旅行,要时时刻刻想到自身散发出来的能量,将会对周围造成的影响。我一下陷入茫然。一路走来,行程上还是有些紧赶慢赶,以致于没有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在徐州休整的时间久了些,才有闲暇一条条捋。我是徒步加搭车、沙发的形式出行的,一路上受人恩惠太多,无法一一答谢,只想着将来把他们对我的无私的爱,奉献给更多需要的人们。后来想想,路上还是接受的多,而施舍的少。这让我内心有些想要放弃这种方式,我忽然害怕这样走了。一个人付出的少而索取的多,这是不符合天道规律的;迟早有一天,我们家祖宗八代积累的德行,都要给我败光了。大冰在《不用手机的女孩》中也说,穷游的精髓不是一分钱不带白吃白喝,真正的穷游者皆为能挣多少钱便走多远路,有多远的人脉行多远的天涯。偶尔厚着脸皮蹭车是可以的,但每时每刻都琢磨着靠沾陌生人的便宜往前走,那还不如回家坐电脑前学习痴汉电车东京热来的崇高。 这些百家的争鸣非但没有解决我的烦恼,反而让我更加迷茫了。这一切更坚定了我旅行的念头,我要出来寻找答案。因此,我终于找到了我旅行的目的:寻找答案! 不管我们依据什么借口出发,都尽量别轻易说放弃,一条道走到黑吧。陈超波的书里说,路上难免会有争议,有争议才好,说明你还是出发时的你;不然,大伙的意见一边倒,就真的说明你变了。还是先哲们述说得精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没有伟大的借口,我也一样抬头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