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野渡 于 2012-4-19 23:48 编辑
4月5日,清晨。 背起昨夜打点好的行装,踏上了穿越黄草梁之旅,鼓囊囊的背包,俨然远行的旅者。到西直门火车站,与云烟等伙伴会合,车行近三个小时抵达沿河城,领队201早已在车站等候了。十几分钟后,坐上201提前租好的一辆小面包,我们十个人和背包将车的空间挤得严严实实。车子沿公路右行,大概3、4公里,到达沿河城,看到了明朝的古城墙和城楼。当那些飞檐流空、青砖黑瓦的建筑物被大山环抱着呈现在眼前时,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片孤城万仭山。我们顺着残缺的城墙走上城楼,站在古城的高处,看那残旧的城墙上长满了野草,城楼,戏台,炮台,老房子……矜持而凝重地沉默着,让人在风中领悟到岁月的沧桑。
拍照之后,驱车前往刘家峪。公路变成了土路,颠颠簸簸行了又约半小时,到达刘家峪。 把面包车打发走,我们都换好衣服,把背包彻底检查好,开始徒步前进。有小路通往沟内,这条沟叫西沟。一路是由低向高行走,且河谷中乱石密布,两岸陡峭,林草丛生。当时我们体力尚且充沛,人人昂首挺胸豪气冲天,山崖的音箱一路欢歌。由于这里仅是大山的边缘,风景还不很经典,任务就是赶路,又约半个小时,开始进入峡谷,山深壑邃,岐峰横出,岭奇万状。如此醉人的风景,个个兴奋又好奇,惹得伙伴们纷纷抢着拍照。但美景不能过久留恋,毕竟脚下的路依然漫长。 置身于这般圣境,不知不觉,在峡谷中穿行了半日。
途中经过两处断崖,比较陡峭危险。可做为野外探险,没有手爬攀登,就少了些许遗憾。野外活动,当然要发挥团体协作精神。强驴201、随意就先爬上去,山崖和杨白劳断后,把伙伴一个个拉上去。上了断崖,一种征服感涌上心头,原本大家都是好汉。 过断崖后继续前行,几乎都是平路或者缓升。 到东大台,开始午餐休息,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干粮,聚在一起分享,或传递品尝,融自然与人为的乐趣,在我们的都市哪里去找?人到了这里,什么都得到了净化,简单而快乐。特别是自动拍照的环节,惹起阵阵笑声,回荡在这野外山谷。
顺着谷底继续前行,遇到一队年轻的驴友在休整,还有三两个正从山上下来。我们选择这条路开始上山,羊肠小道上的碎石千奇百怪,偶有几只被伙伴们拣进行囊,要带回家装饰自己的鱼缸。
偶闻狗叫,抬头看到上面似乎有人家。近了,才看到确实有人居住,房不过七八间,但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一面墙上的标语映入眼帘——“毛主席万岁”。还有成群的羊和马,一个农人正在田边,似乎在忙着农活。
山路曲曲折折,拐了一道又一道大弯,绕过一座又一座雄峰,随着海拔的升高,忽见群山均在脚下,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下午五点多,终于到了崖口。丛林甚密,干叶覆地,忽然找不到出路了,而且没有一点人迹。心里不免有些慌张,但又很快镇定下来,既然有驴友走过,肯定会有出路。路很快就找到,这一段是挑战人体极限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是,体能差不多已经耗尽,如果换个环境,比如在城市里,肯定已无人继续,而此时此地,唯一的选择就是往前走,无退路可言,靠的仅仅是一种意志在支撑。下午六点多,终于完成最艰苦的穿越路段,全体平安到达十里坪。
眼前再无丛林遮掩,凭空远眺,远山重影,云蔼悠然。回望巍峨大山,这自然千万年的造化,茫茫苍苍峰峦相连,人类在其脚下,渺小如其林间一草。然,我们可以在其巨大身躯上趟过,终久应了那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一路行色匆匆。领队201有很强的驴子精神、毅力与勇气,凭着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决策,终于带领大家突破最后的屏障,到达黄草梁。男队友对女队友照顾很周到,几位女队友也表现得相当出色。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团体精神与个人意志的完美结合。
“大家一起照张相吧”有人提议。在相机瞬间的闪动下,我们和这大山一起,也成了永恒的风景。
|